科技兴则民族兴,科技强则国家强,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、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。改革开放40年,我国全面深化科技改革蹄疾步稳,科技体制改革谱写出“多重奏”“交响乐”,改革释放出的新动能和新活力不断迸发涌流。近年来,“天眼”探空、神舟飞天、墨子“传信”、高铁奔驰、北斗组网、超算“发威”、大飞机首飞……厚积薄发的中国科技交出了让世界瞩目的答卷。...
从推动中国参与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,到力主中国自主建造最大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,南仁东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科研条件和薪水,回国主持望远镜预研究。从选址、论证,到设计、建设,身为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的南仁东,事事亲力亲为,一干就是22年。 2016年9月25日,“中国天眼”落成启用。带病工作的南仁东重返贵州大窝凼,见证“天眼”的“开眼”,指导“天眼”的调试,叮嘱扎根深山的年轻天文工作者“要沉下心,不能急功近利”。2017年9月15日,72岁的南仁东永远闭上了眼睛。2018年9月25日,天上多了一颗“南仁东星”。 “‘天眼’的性能调试不断进展,今年它将顺利通过国家验收,面向科学界开放。祝福科学家们未来有足够的运气,产生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,超过‘天眼’在工程上取得的成就,实现它的使命。”“中国天眼”总工程师姜鹏说。...
五年来,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,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,科技创新水平加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。在砥砺奋进的五年中,我国科技创新持续发力,实现了历史性、整体性、格局性重大变化。...
“伟大的变革——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”目前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,展览上的各种科技创新展示与互动吸引众多参观者。...
2018年16日至18日在天津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,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列举的一串生活场景让人们深切感受到:未来已来!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,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改变着世界。人工智能如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“赋能”?新华社记者现场采访,带您览智能领域新成果、探智能科技新趋势、看智能时代新蓝图。...
近日,中央宣传部、科技部、中国科协在北京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张弥曼、多吉、倪光南、严纯华、邹学校、李贺军、李兴钢、蔚保国、秦川、王杜娟等10位“最美科技工作者”的先进事迹。...
当日,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2016中国科幻季活动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启动。本次活动以“科学创想 智遇未来”为主题,包括2016中国科幻大会、2016中国科幻高峰论坛、当代科幻名家对话、中国科幻史展、魅力科幻嘉年华等系列活动。...
当日,由中国科学院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德国马普学会共同主办的“科学隧道3.0”科普展览在位于北京的中国科技馆开幕,将持续到6月23日。 “科学隧道”科普展览由德国马普学会于2000年推出,展览突出在近期和遥远的未来,科学技术和社会创新内在的可能性和机遇,展望二十一世纪未来社会图景。迄今为止,该展览在18个国家的31个城市吸引了900多万名参观者。...
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刚刚落下帷幕。从“量”到“质”,机器人市场有哪些新变化、新趋势?“智能加持”,机器人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新影响?...
温馨提示:01.建议使用IE8以上浏览器,或最新版本Firefox、Chrome、Safari浏览; 02.建议分辨率:高于1280x800 ; 03.最佳分辨率:1920x1080